借阅:77 收藏:0

/李泽厚著

ISBN/ISSN:7-80563-934-5

出版: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

载体形态:348页 :图

中图分类号:B83-092

责任者:李泽厚 著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华夏美学,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美学;它的悠久历史根源在于非酒神型的礼乐传统之中,它的一些基本观点、范畴,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它所包含的矛盾,早已蕴涵在这个传统根源里。从而,如何处理社会与自然、情感与形式、艺术与政治、天与人等等的关系,如何理解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成为华夏美学的重心所在。
    作者渐次论述远古的礼乐、孔孟的人道、庄生的逍遥、屈子的深情和禅宗的形上追索,得出结论:中国哲学、美学和文艺、以至伦理政治等,都是建基于一种心理主义上,这种心理主义不是某种经验科学的对象,而是以情感为本体的哲学命题。这个本体,不是上帝,不是道德,不是理智,而是情理相融的人性心理。它既“超越”,又内在;既是感性的,又超感性,是为审美的形上学。
    此修订插图本,是作者在《美学三书》的基础上,对全书文字作了新的订正,插图的选配侧重中西比较,以凸显华夏美的非酒神型特征。

    豆瓣作者简介:

    李泽厚,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五四年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一九八八年当选国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一九九八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著有《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我的哲学提纲》、《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美学论集》、《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走我自己的路》、《世纪新梦》、《论语今读》、《已卯五说》等书。

    目录:

    前记
    第一章 礼乐传统
    一 “羊大则美”:社会与自然
    二 “乐从和”:情感与形式
    三 “诗言志”:政治与艺术
    第二章 孔门仁学
    一 “人而不仁如乐何”:人性的自觉
    二 “游于艺”、“成于乐”:人格的完成
    三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的领悟
    四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道德与生命
    五 “日新之谓盛德”:天人同构
    第三章 儒道互补
    一 “逍遥游”:审美的人生态度
    二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审美对象的扩展
    三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关于无意识
    第四章 美在深情
    一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生死再反思
    二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本体的探询与感受
    三 “立象以尽意”:想象的真实
    第五章 形上追求
    一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永恒与妙悟
    二 “脱有形似,握手已违”:韵味与冲淡
    三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回到儒道
    第六章 走向近代
    一 “师心不师道”:从情欲到性灵
    二 “以美育代宗教”:西方美学的传人
    三 载体与范畴
    结语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状态
    A 社科库 10126083 B83-092/L336 10126083 在架可借
    A 社科库 10126087 B83-092/L336 10126087 在架可借
    A 社科库 10126085 B83-092/L336 10126085 在架可借
    A 社科库 10126084 B83-092/L336 10126084 本馆借出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236926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