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修订本) /李泽厚
ISBN/ISSN:7-80563-819-5
出版: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
载体形态:250页 :图 ;15cm
中图分类号:J01
责任者:李泽厚 著
豆瓣内容简介:
《美的历程》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拧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多发前人之所未发。此书于1981年初版,多次再版重印达几十万册。已有英文、德文、韩文等多种译本问世。
此修订插图本,是作者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的基础上,对全书文字作了最新订正。全书插图作了调整,增加了四十余幅重要插图,用以佐证真论述、丰富其内容。
豆瓣作者简介:
李泽厚,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五四年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一九八八年当选为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一九九八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著有《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我的哲学提纲》、《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美学论集》、《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走我自己的路》、《世纪新梦》、《论语今读》、《己卯五说》等书。
目录:
一、 龙飞凤舞
一 远古图腾
二 原始歌舞
三 “有意味的形式”
二、 青铜饕餮
一 狞厉的美
二 线的艺术
三 解体和解放
三、 先秦理性精神
一 儒道互补
二 赋比兴原则
三 建筑艺术
四、楚汉浪漫主义
一 屈骚传统
二 琳琅满目的世界
三 气势与古拙
五、 魏晋风度
一 人的主题
二 文的自觉
三 阮籍与陶潜
六、佛陀世容
一 悲惨世界
二 虚幻颂歌
三 走向世俗
七、 盛唐之音
一 青春、李白
二 音乐性的美
三 杜诗颜字韩文
八、韵外之致
一 中唐文艺
二 内在矛盾
三 苏轼的意义
九、宋元山水意境
一 缘起
二 “无我之境”
三 细节忠实和诗意追求
四 “有我之境”
十、 明清文艺思潮
一 市民文艺
二 浪漫洪流
三 从感伤文学到《红楼梦》
四 绘画与工艺
结语
分馆名 | 馆藏部门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状态 |
A | 专业二库 | 10126515 | J01/L336 | 10126515 | 在架可借 |
A | 专业二库 | 10126517 | J01/L336 | 10126517 | 本馆借出 |
A | 专业二库 | 10002279 | J01/L336 | 10002279 | 在架可借 |
A | 专业二库 | 10126516 | J01/L336 | 10126516 | 本馆借出 |
A | 专业二库 | 10126513 | J01/L336 | 10126513 | 本馆借出 |
A | 长安校区专业库 | 10126514 | J01/L336 | 10126514 | 本馆借出 |
A | 长安校区专业库 | 10002278 | J01/L336 | 10002278 | 本馆借出 |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236926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