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0 收藏:0

/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局)编著

ISBN/ISSN:978-7-80725-853-7 精装

出版: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1

载体形态:469页 ;38cm

简介:本书汇集了南京市内的著名碑刻作品,按照朝代顺序编写,并配以释文,分为碑刻拓片和碑刻注释两部分。

中图分类号:J185.41

责任者:南京市文物局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南京历代碑刻集成》,估计重达20斤,从汉代《校官之碑》一直到民国的《兜率寺石刻》,收录了236件碑刻,300幅拓片。收录的碑刻很大部分是新发现的,比如大报恩寺遗址出土的“天禧寺地宫碑刻”。过去认为郑和下西洋,有些文献记载当年只能建造2000料的船舶,而“都知监太监洪保寿蔵志”铭文证实,5000料的大船并非传说。另外,有的碑刻还解决了南京的老地名的疑惑。记者发现,在碑刻拓片中,墓志占了相当大的数量,考古专家王志高研究员透露,其中相当一部分以前从未公布过。这批墓志的公布,将解决一些重大问题。
    在这部碑刻集中,记者翻到了徐达墓“御制中山王神道碑”,仔细辨认发现,这块碑文每句话后面都加上了断句的圆圈,堪为罕见。对此,与会学者称民间曾有两种说法:一是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赐给开国功臣徐达一副对联: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徐达死后,他又亲自撰写了徐达墓碑碑文。其实碑文是由他的手下“秘书班子”代劳的,“秘书”怕皇上审阅时读不通,于是便加上了圆圈,便于皇上断句。而刻碑时,石匠看是皇帝御笔,哪敢擅自改动,于是连标点也一并刻上。另一种说法认为,农民出身的朱元璋不因循守旧,打破传统,自加了句读。专家认为,这都只是民间的传说而已,没想到这块600年前的碑刻给专家学者们提出了一个难解之谜。

    豆瓣作者简介:

    目录:

    序一 赵超
    序二 蒋赞初
    前言 陈光臣
    *
    1 校官之碑

    2 谢昆墓誌
    3 王興之墓誌
    4 宋和之墓誌
    5 顏謙婦劉氏墓誌
    6 李緝墓誌
    7 李摹墓誌
    8 王閩之墓誌
    9 王丹虎墓誌
    10 高崧墓誌
    11 王企之墓誌
    12 王建之墓誌
    13 夏金虎墓誌
    14 謝溫墓誌
    15 王德光墓誌
    南朝宋
    16 溫蠕墓誌
    17 晉恭帝墓碣
    18 明曇僖墓誌
    南朝齊
    19 孔子問禮圖題記
    20 蕭崇之側室夫人王實玉墓誌銘
    南朝粱
    ……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状态
    A 专业阅览室 10485643 J185.41/N179 10485643 在架可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236926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