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48 收藏:0

/季羡林著

ISBN/ISSN:978-7-5039-5073-5

出版: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

载体形态:205页, [1] 叶图版 :图 ;24cm

简介:本书内容涉及中国山水画的内在空间及其流动传递的诸多方面,如中国画与五行学说的初期发展的关系、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国画发展的影响、中国山水画阴阳五行作品评述、中国山水画与中医学关系、中国山水画与《黄帝内经》的关系、中国山水画与西方的美术治疗、中国山水画的挂画方式。从各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中国画的材料、技法、笔墨与中国山水画的山形水流、明暗龙脉等。

并列题名:On between the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and WuXing

中图分类号:J212.26

责任者:季羡林 著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中国山水画与五行艺术哲学》内容简介:作画二十余年,一直想弄明白绘画如何才能得到人们精神上的满足?于是阴阳五行艺术一直就是其所追寻探究研究的问题。中国山水画,“它是位置和传递——绘画作为空间和视觉艺术,画中内在的气流引动起虚实、节奏、韵律的表现,一定的方向感或趋势,这就是阴阳五行艺术效果。然而,不仅是山形的笔墨,重要的是无形与无笔空间位置的生机,以及时间传递和环境与人的精神影响,这就是中国阴阳五行的绘画艺术”。这一立意,足以支撑此书的厚重内涵。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无论诗文、书画,无不贯穿着一脉相承的精髓,即:理足,则精神足;意足,则蕴藉;气足,则生动。理与意皆辅气而行,故必以气为主,有气即生,无气则死。阴阳和五行,是中国人的思想律,是中国文化的骨架,它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至为深远,是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伟林此书有机地将“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国画发展”、“阴阳五行与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关系”、“中国山水画与五行艺术”等建构一体,条述辨析,时有解悟,自成一得。

    豆瓣作者简介:

    1964年7月生浙江温州市人(籍贯浙江丽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中国画山水班毕业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

    /主要作品参展/

    ·1997年12月国画《月蚀》“世界华人展”。北京

    ·2003年10月国画《括苍山》“中国少儿美术教师优秀美术作品展”。北京

    ·2004年04月壁画《鹿城仙子》“2004年首届全国壁画大展”。北京

    ·2004年08月壁画《鹿城仙子一温州鹿城的传说》“第十届全国美展”。广州

    ·2006年12月油画瑞典诺贝尔艺术中心主办油画《春季·夏季》荣获“诺贝尔周年艺术奖”。瑞典

    ·2006年10月油画《怒放》入选由法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卢浮宫一卡鲁塞尔艺术展”。法国

    ·2008年09月国画《嵩山地质公园》首届中国山水画双年展。桂林

    ·2008年至2010年连续参加故宫博物院、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主办“金秋招待会”展览活动。北京

    ·2010年国画《野塘》“2010年全国中国画展”。苏州

    ·2010年国画《守望》“首届中国现代工笔画大展”。北京

    ·2010年国画《秋寒》“第二届中国画线描展”优秀奖。郑州

    ·2011年国画《秋声》“全国第八届工笔画暨中国新农村建设成就绘画展”。北京

    ·2011年国画《见证1911》“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北京

    目录:

    序气脉为上境阔势远前言第一章 五行的初期发展 1. 阴阳的启蒙 2. 文字与图画及其起源 3. 五行的启蒙和产生 4. 阴阳的哲学思想 5. 阴阳与中国绘画 6. 五行的哲学文化 7. 阴阳与五行的融合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国画发展 1. 中国画的阴阳五行色彩 2. 阴阳五行与中国画的造型 3. 传统文化与中国画构图关系 4. 阴阳五行、儒学、道学、佛学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中国画的影响第三章 阴阳五行与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关系 1. 山水的阴阳与技法的关系 2. 山水画的笔墨阴阳 3. 布局与气流 4. 布局五行与古代地理学第四章 中国山水画与五行艺术 1. 山形与五行 2. 水的气流和山的脉象 3. 山水的龙穴第五章 中国山水画阴阳五行作品评述 1. 山石的阴阳五行鉴赏 2. 云水的阴阳五行鉴赏 3. 树的阴阳五行关系第六章 中国山水画与中医学关系 1. 笔的历史及材料 2. 墨的历史及材料 3. 纸的材料 4. 砚台第七章 中国山水画与黄帝内经 1. 五行相配 2. 山水画龙脉穴观察法第八章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的美术治疗 1. 西方美术治疗 2. 治疗的现象 3. 传统文化的绘画治疗 4. 信仰治疗第九章 挂画方式 一、五行挂画 二、属相挂画第十章 作品鉴赏后记主要参考书目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状态
    A 专业一库 10550281 J212.26/J231 10550281 在架可借
    A 专业一库 10550283 J212.26/J231 10550283 本馆借出
    A 专业一库 10550282 J212.26/J231 10550282 在架可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236926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