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0 收藏:0

:11-16世纪江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 /谢湜著

ISBN/ISSN:978-7-108-05226-1

出版:北京 :三联书店 ,2015

载体形态:480页 :图 ;23cm

丛编:历史·田野丛书

附注:中山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资助

简介:本书将11-16世纪太湖以东高低乡农田水利格局的演变、聚落变迁和土地开发以及政区沿革等置于区域社会整体中加以考察, 并结合剖面分析和时段分析两种方法, 阐释了高低乡区域结构的三个重要转变时期, 试图揭示自然环境变化机制、官方财政机制和行政机制、市场机制等如何相互作用, 影响江南区域结构的变迁。

其他题名:11-16世纪江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K928.6

责任者:谢湜, (1981-) 著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高乡与低乡:11—16世纪太湖以东的区域结构变迁》以宋元时期太湖以东区域历史为例,尝试对“地域开发政区增设”模型作出更丰富的阐释。有关地域历史中行政区划变动的问题,曾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上世纪中叶,谭其骧在继承中国沿革地理学传统的基础上,拓展了政区历史地理的研究视野他在《浙江省历代行政区域—兼论浙江各地区的开发过程》一文中指出,县一级政区的增设可以成为研究地域开发史的一个切入点,因为一个地方创建县治,表明该地开发己臻成熟,如果考察较大地域范围内新县析置的序列,就有可能揭示该地域开发的空间趋势。这种富有启示的分析逻辑或可概括为“地域开发—政区增设”。

    豆瓣作者简介:

    谢湜,1981年生,广东澄海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士,现任中山大学历史系、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历史人类学学刊》执行主编。入选中央组织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社会经济史、明清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历史研究》《文史》《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等刊物。

    目录:

    导论
    上编 高低乡农田水利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第一章 11世纪高低乡农田水利格局的形成
    第二章 12-15世纪高低乡水利格局的演变
    第三章 16世纪高低乡水利的治与不治
    中编 高低乡的聚落变迁与土地开发
    第四章 13-15世纪高乡开发与市镇发展
    第五章 15、16世纪乡镇商贸与市场发育
    第六章 15、16世纪赋役改革与荒地开垦

    下编 高低乡政区变动和政区间关系
    第七章 10-14世纪政区增设的趋势
    第八章 14-16世纪太仓的区划沿革
    第九章 16世纪州县关系和政区定局
    结论
    附录
    清代江南苏松常三府的分县和并县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状态
    A 社科库 10579319 K928.6/X326 10579319 在架可借
    A 社科库 10579320 K928.6/X326 10579320 在架可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236926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