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字体排印和空间设计的视觉传达设计手册 :经典版 /(瑞士) 约瑟夫·米勒-布罗克曼著 = Grid systems in graphic design :a visual communication manual for graphic designers, typographers and three dimensional designers /Josef Müller-Brockmann ;徐宸熹, 张鹏宇译
ISBN/ISSN:978-7-5586-2065-2 精装
出版:上海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2
载体形态:176页 :图 ;31cm
丛编:设计新经典
简介:本书以网格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为主题, 旨在为平面和空间设计师们提供一个实用的工具, 让他们能更快速而自信地去构思、组织和设计视觉问题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 本书也可作为教师的教学参考书, 用于指导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本书也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网格的本质和制作方法, 使他们通过自我练习掌握运用网格。
统一题名:Grid systems in graphic design : a visual communication manual for graphic designers, typographers and three dimensional designers
其他题名:平面设计、字体排印和空间设计的视觉传达设计手册
中图分类号:J511
责任者:米勒-布罗克曼 ((Müller-Brockmann, Josef)) 著 徐宸熹 译 张鹏宇 译
豆瓣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长踞国内外设计书畅销榜前列,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中文首版上市后多次重印。全新修订版精心优化译文、版式、插图质量,阅读体验全面升级!
★国际主义风格经典著作,“瑞士平面设计先驱”约瑟夫·米勒-布罗克曼首次完整阐述网格系统理论与设计理念。
★“中国最美 的书”得主杨林青亲自操刀设计,字体排印研究者、The Type编辑刘庆监修,日本设计巨匠杉浦康平、原idea杂志艺术总监白井敬尚、中国书籍设计泰斗吕敬人、“世界最美的书”得主刘晓翔联袂推荐。
★入选英国资深艺术书籍出版社Laurence King评出的“100本经典平面设计书籍”。
★适合读者:设计专业师生,版式设计学习者,书籍、杂志、海报设计/字体设计/网页设计/UI设计/室内设计/展陈设计从业者。
【内容简介】 :
20世纪50年代,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在瑞士崛起,为实现秩序化、组织化的视觉表达,网格系统得到快速发展与大量应用。在1961年出版的《平面设计师的设计问题》一书中,约瑟夫·米勒-布罗克曼首次简要介绍了网格系统,此举使其成为瑞士平面设计史上的先驱。当时,还没有书能详细阐述网格的结构和应用,以及如何运用网格系统进行设计,很多设计师并不了解或者误解了网格系统而导致误用。
20世纪80年代,布罗克曼为进一步填补网格设计理论与应用的空白,撰写出版了《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系统地讲解了页面排印秩序化、组织化、体系化、统一化和均衡化的设计思维与方法论,成为举世公认的网格系统教科书。
本书开篇介绍了网格系统的理论基础及其宗旨,之后则是搭建网格系统的详细步骤。在讨论了纸张的尺寸、字体的样式、栏宽、行距、边距比例和页码之后,布罗克曼更是详细解释了网格系统的诸多细节要素。关于网格系统的实践案例一章则收录了多国平面设计大师们的作品,其中包括维姆·克劳维尔、保罗·兰德、奥托·艾舍、杉浦康平的设计作品,并使之与相关的网格系统构成一一对照关系。
此次经典版修订,联手The Type编辑刘庆精心修订译文、优化版式,从作者创作的德文原文出发并结合法意、西葡版和日文版译文,再次对英文、中文版内容进行了审核和校对,对德英版不一致的地方都加以翻译并追加译者注,供读者参考。
【媒体评论】:
“约瑟夫·米勒-布罗克曼在书中深入浅出的论述和用大量实例介绍了网格设计原理和应用方法;指出为使版面资源秩序和经济最大化而建立可遵循的规则系统的必要性;提出解决视觉传达功能性、逻辑性和视觉美感的概念与组织方式。网格虽给予设计规则以限定,但恰恰又开启了富有秩序的更自由的设计通道。设计需要逻辑、规矩、态度与法则。随性失去秩序,设计是如此,社会何尝不是如此。
80年代末我在杉浦康平先生那里接受了网格设计的教育,令在国内只懂得装帧书衣的我茅塞顿开,引导我真正跨进设计行当的门槛,因为它不仅是设计手法,更是一种思维范式和设计的态度。他指出:设计是驾驭秩序之美的过程,网格为文本建立起一个让信息得到有效、清晰、易懂并便于记忆的控制路径,其提供了逻辑解决问题的钥匙与解开二维、三维,乃至时间传播的,并非固态的辩证方法论。网格设计是一个平面设计师必须拥有的设计意识和能力。
西文的网格系统使用的黄金比率以其严密理性、规范科学的逻辑设定了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范式。而中国古代各种韵文都有特定的格律,构建起语言的结构骨架。同时,以方块量体的汉字似乎更适合矢量化的网格推算和布局。杉浦老师的研究和实践也证明了这种可行性,该书中也特别列举了他的案例。由此,中国的设计者完全可以应用书中的原理来构建汉字的网格系统,学会驾驭秩序之美的设计意识,获得构成阅读审美的自觉途径,并掌握体现东方文本韵律设计的方法论。”
——中国书籍设计泰斗吕敬人
豆瓣作者简介:
约瑟夫•米勒-布罗克曼(Josef Müller-Brockmann)(1914.5.9—1996.8.30)是瑞士平面设计师、字体排印师、作家和教师,曾于苏黎世的大学与艺术工商学校修习建筑、设计与艺术史专业。1936年,他在苏黎世开设了一家自己的工作室,专门从事平面设 计、展览设计和摄影工作。此后20年间,他奠定了瑞士风格的理论基础,并通过自己的设计实践使之风靡全球,因此成为了国际主义风格的代表人物,被誉为“瑞士平面设计先驱”。1957-1963年,他曾先后在苏黎世工艺美术学校、大阪大学和乌尔姆设计学院担任讲师。他出版了多本视觉传达与设计类书籍,著有代表作《平面设计师的设计问题》(Design problems of the graphic artist)和《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Grid systems in graphic design)等。
自20世纪50年代起,布罗克曼专注于展览设计和平面设计,并为各剧院设计布景。1951年起,他为苏黎世音乐厅设计了一系列音乐会海报“Music Viva”。1958年,他与理查德·保罗·洛斯(Richard Paul Lohse)、卡洛·维瓦雷利(Carlo Vivarelli)、汉斯·纽伯格(Hans Neuburg)共同创办了杂志《新平面设计》(New Graphic Design),并担任主编。1967年,他被任命为IBM的欧洲设计顾问。20世纪70-80年代,他设计了瑞士联邦铁路的视觉传达系统,该项目集大成地体现了他独特的设计哲学。
布罗克曼因他的极简主义设计、简洁的字体排印、图形和色彩而闻名,他在全球举办了多次个人展览,其作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对21世纪的众多平面设计师都产生了重大影响。1987年,他获得了“苏黎世州文化杰出贡献金奖”;次年被伦敦皇家艺术协会授予“荣誉工业设计师”称号。此外,他还获得了1990年美国设计中心颁发的“米德尔顿奖”和1993年的瑞士联邦设计奖。
目录:
前言7
关于本书9
网格与设计哲学10
具有字体排印特征的网格11
使用网格的目的是什么?13
纸张的尺寸15
字体排印度量系统17
字体样式19
栏宽30
行距34
边距比例39
页码42
正文与标题字体45
版心的结构49
网格的结构57
8格网格的图文排版72
20格网格的图文排版76
32格网格的图文排版87
网格系统中的照片97
网格系统中的插图99
网格系统中的色块101
实践案例104
企业形象设计中的网格系统133
三维空间设计中的网格系统141
展览空间设计实例149
古代和现代的秩序系统158
后记174
参考文献175
艺术家列表176
分馆名 | 馆藏部门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状态 |
A | 专业三库 | 10659272 | J511/M315 | 10659272 | 本馆借出 |
A | 专业三库 | 10659273 | J511/M315 | 10659273 | 在架可借 |
A | 专业三库 | 10675464 | J511/M315 | 10675464 | 本馆借出 |
A | 专业三库 | 10675465 | J511/M315 | 10675465 | 本馆借出 |
A | 专业三库 | 10675466 | J511/M315 | 10675466 | 在架可借 |
A | 专业三库 | 10671487 | J511/M315 | 10671487 | 本馆借出 |
A | 专业三库 | 10675468 | J511/M315 | 10675468 | 在架可借 |
A | 专业三库 | 10671483 | J511/M315 | 10671483 | 本馆借出 |
A | 专业三库 | 10671484 | J511/M315 | 10671484 | 本馆借出 |
A | 专业三库 | 10675467 | J511/M315 | 10675467 | 在架可借 |
A | 长安校区专业库 | 10671486 | J511/M315 | 10671486 | 本馆借出 |
A | 长安校区专业库 | 10671485 | J511/M315 | 10671485 | 本馆借出 |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236926位用户访问本系统